回憶吉人天相的父親——內(nèi)蒙古老干部回憶錄《我們這一輩子》(12)

 作品節(jié)選    |      2022-11-09


這段經(jīng)歷也是平格講的。

小時候的印象中,父親很少得病的。他總是起早趕黑的忙,沒有功夫得病。但是有一次,1982年,父親得了重病,而且,是要命的??!父親小時候因為耳朵凍傷的緣故,留下了后遺癥。這個后遺癥在他年四十出頭的一個冬天,找上門了!因為感冒后,一早一晚趕著出工,大冬天耳朵著風,得了中耳炎。那個時候我還小,詳細情況不甚了了,只記得后來去了張家口的大醫(yī)院,醫(yī)院卻無法治療,讓回家。

這意味著放棄治療!我的記憶是從張家口醫(yī)院回來,住進了興和縣大醫(yī)院以后,開始的!

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家庭實際情況是,平時家里人是不會住院的,或者說,我還沒有見過家里人有誰去過大醫(yī)院,更不要說住院。而這次父親卻住進了縣醫(yī)院,我雖然小,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我隨母親在醫(yī)院陪護,見到了病床上的父親。慘白的臉色,白色的床單,白色的墻壁,包括病床也是乳白色的。父親就那么靜靜的躺著,輸液瓶在上方吊著,一切都是安靜的。聽醫(yī)生講,應該是擔憂中耳炎引起內(nèi)耳炎,后果就麻煩了。

后來,就回到了家里。

吉人自有天相。這個時候,一個重要人物,一個鄉(xiāng)村中醫(yī),徐大夫,出現(xiàn)了。徐老先生很是神奇,他用幾幅中藥治好了父親的疾病,從而和父親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徐大夫是興和縣鄉(xiāng)下的。是一位醫(yī)術(shù)精湛但是卻非常貧困的善良老頭。他行醫(yī),走在哪兒,住在哪兒。自從給父親看好病以后,父親十分感念徐大夫的好。在那個特有的貧困年代,經(jīng)常過年給徐大夫送幾條豬肉,徐大夫也和父親十分投緣。

自那以后,徐老先生只要來縣城里,就在我家住。晚上坐在大炕上,神魔鬼怪、奇聞異談,著實讓我平淡的童年增加了更多的色彩和樂趣。

后來,徐大夫的四子隨父親學木匠。跟了幾年,兩人的友誼愈發(fā)深厚。

記得1987年的時候,我從烏拉特前旗回興和,那時徐老先生業(yè)已去世。他的二兒子還在過年的時候來家里看望父親,敘說著父親對徐大夫的好。

感恩源于敬畏良知,敬畏生命。

徐大夫是父親的人生貴人,也是我們的人生貴人。我想,人生貴人是真朋友中的真朋友,要高于真朋友,僅次于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

父親以自己的與人為善和感恩之心,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也影響著周邊的環(huán)境,更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姐弟五人!


 
回憶吉人天相的父親——內(nèi)蒙古老干部回憶錄《我們這一輩子》(12)

老人回憶錄案例:《我們這一輩子——從苦難到幸福的生活》

作為回憶錄作家,或者說代寫回憶錄的作者,要忠于主人公的講話風格,忠于史實。是從主人公及子女碎片式的回憶講述中,抽絲剝繭、一步步接近歷史,接近主人公的過程。主人公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里,經(jīng)歷...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