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家以后她沒事兒干,為給我減輕一點負擔,補貼一些家用,就在家里給藥材公司洗藥材。上午從井里擔水,因為井里的水太涼,所以挑回來還要曬水,直到中午才能開始洗藥材。
美云補充了細節(jié)。
有一種叫芹韮的中藥材很難洗。收購回來時,有一層黑色的皮,需要先用大盆早上泡水,下午泡好了,水也不是太涼了,經(jīng)過多遍的手工搓洗,不停地換盆換水,直到洗成白色的,再用席子鋪平了晾干,才能送去醫(yī)藥公司稱重登記。后來想,讓裹腳的她去挑水,補貼生計,真是為難她了,但家里孩子等飯吃,生活總得過下去,也是沒辦法的事。
那時,我們過得確實很苦,我在縣建筑隊里干臨時工,主要工作是鏟大泥、搬磚等雜活兒。后來,我愛人去了國營裁縫部做了臨時工。每日正常上班10多個小時,為補貼家用晚上回來還得加班。每天下班后要抱一堆衣服回來繼續(xù)干。那時候每天有干不完的活,特別困。每每干到困得不行的時候,都是我打盹時她推我一把,她打盹時我推她一把。由于沒有鐘表,每天大約都要到子時(凌晨1-3點)才能休息。
那時候生活很苦,但也不覺得累,那時候家里孩子多,不是這個發(fā)燒了,就是那個感冒了,同時還拉扯好幾個侄男外女的,家里全憑她一人,可以說是我們家里的主心骨。
老來老對她的呵護,也算是對老伴年輕時辛苦付出的補償吧!妙云有如下的記載很確切:
我想重點提及老父親對母親的呵護。可以說母親是老父親一手拉著、扶著走過了九十年崢嶸歲月,相伴至今。母親不到五十歲時,哮喘病就特別嚴重。發(fā)病期間:嘴唇黑紫,張大嘴呼吸,睡覺躺不下,后背墊上被子和幾個枕頭。最上面的是我媽用小砕布拼起來的圓枕頭。一發(fā)病,就感覺很危險。常言道:河開河凍,哮喘病人要命。由于現(xiàn)在醫(yī)療發(fā)達,子女們經(jīng)濟條件改善,也孝敬。老母親能堅持吃近三十年蜂王漿。這幾年居然發(fā)現(xiàn)老母親的哮喘病沒了,徹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