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寫傳記作品案例(10):劉家沒有傳承三省堂醫(yī)脈

 作品節(jié)選    |      2024-09-25
從一個家族的榮辱變遷,窺見中國一個時代的動蕩和變革。

這是開寫傳記客戶的回憶錄的節(jié)選內(nèi)容。主人公今年已經(jīng)93歲,參與提供回憶素材的兒子已年過五十。這本家族回憶錄由兩代人合力完成。這個家族往上追溯600年,是官宦之家。清朝末年和民國初期是中醫(yī)世家,是地方上是很有名氣的那種中醫(yī),并且是積善之家。窮人來看病,沒有錢也能拿到中藥;沒有能力還錢還糧,他們也不上門討要。

在改天換地的時代風云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主人公的父親是當?shù)赜忻麣獾闹嗅t(yī),大戶人家請他看病,都是好吃好喝禮物相贈,由此染上了吸大煙惡習,中醫(yī)診所漸漸門庭冷落,家道中落……



 
父親劉金木又說到了我爺爺劉渠先。“其實您爺給人治瘡手也很高,只是改行做雜貨鋪了。因為給窮人治病不掙錢,還倒貼,入不敷出,難以為繼。”

有次在外住店,隔墻有人長瘡痛得要死要活,難受得又哭又叫,劉渠先聽著口音相近,便過去去瞧看。原來那人是密縣(新密市)的,在外做生意,大腿根得了急性惡瘡,多天治不好,走不得,動不得,困在店里。劉渠先念著東西兩縣的,出門在外就是老鄉(xiāng),心里可憐便給他調(diào)了藥敷上,當下見效,臨走又給他備了幾帖彎藥。

一個月后,那人打聽出是劉渠先,抬著食盒到劉家致謝,還送了兩個大鹿角,一把大刀。平時街坊上這家拿去刻點兒那家去刮點兒。劉渠先把大刀壓在鋪里的枕頭下防身用。南街的老何是縣醫(yī)院的老大夫了,說他早先遇到過一個老頭,手上有個偏方,縣醫(yī)院治不好的半身不遂,經(jīng)他三付藥就能行動自如。他說過去是在薛店街北藥鋪里當跑腿的,得了這個方子。方是誰都不傳,就指這吃飯哩??上М敃r沒花點錢買下來,人一死,算帶進墓門啦。

現(xiàn)在,中醫(yī)藥復興了,民間遺留的妙方不少。多少人把祖方制成中成藥,或賣給制藥廠大發(fā)橫財,賺得盆滿缽滿,我只恨三省堂沒有等到這個好時代,三省堂的醫(yī)脈也沒有在劉氏家族傳承。那些僅得了九牛一毛的外姓門徒們及其再傳弟子們也忘掉了三省堂的根源。其中醫(yī)的純正、醫(yī)德和醫(yī)術與曾祖不可同日而語。這不禁是薛店街劉家的損失,也是中醫(yī)藥文化的損失啊,我為這巨大的損失而痛心疾首,發(fā)出無奈的長嘆。


時也,命也。


 
開寫傳記作品案例(10):劉家沒有傳承三省堂醫(yī)脈

中醫(yī)世家回憶錄改稿潤色作品案例:《一生的腳步》

這是一個祖上是官宦世家、中醫(yī)世家的故事。 客戶發(fā)來10萬字原稿,請開寫傳記修改完善??蛻簦ɡ先说暮⒆樱┱f,這是請一個回憶錄寫作機構寫的,他很不滿意。他舉例說明:50年代初,抗美援朝,主人公(客戶的父親)積...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