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人的回憶錄怎么寫?為80歲、90歲老人寫回憶錄要注意那些問題?我希望本篇內(nèi)容對于想寫回憶錄的人,或找人代寫回憶錄的人,或代寫回憶錄的作者都有啟發(fā)。
回憶錄《峰頂之巖》的地理空間,分別為山東武定府商河縣王家莊、木蘭縣、哈爾濱、牡丹江、蘇州金雞湖畔,時間跨度為清朝末年至今。而我這個作者在廣西北海,我需要跨越時空,和主人公一起回溯那些接受命運安排的時代和不屈服于命運的時代……
、
客戶強調(diào):主人公(90高齡的王岫巖老太太)主要想講爺爺、父親、三姑等眾多親戚(都是地主成分)在改天換地的時代洪流中的悲慘命運。她說:“再不講出來,以后就不會有人知道了,我是王家活得久的人,剛退休那會兒我想自己寫,可忙著帶孫子,就耽擱了,王家慘??!”
從確定合作請我寫家族傳記到我們見面聊天訪談,中間有一個多月時間(有其他傳記檔期一時走不開)。
2023年5月 11日晚,我到達蘇州動車站,接下來有幾天的訪談時間,這個時間是按老人講述內(nèi)容的多少,和老人的健康狀況靈活安排的。實際訪談時間是2天,老人講完了,沒有補充了,其實主要是想不起來。
和高齡老人面對面聊天,對于作者來說是一個考驗,主要是記憶受限。王岫巖老人的表達能力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記憶受阻,我往往多問一句都回答不上來,所以,和高齡老人面對面,傾聽很重要(你不要以為傾聽很容易)。
當然,沒有比較豐富的訪談經(jīng)驗的作者容易教條——“紙上談兵”,而捕捉不到面對面呈現(xiàn)出來的豐富信息,很難靈活機動,可能主要是缺乏人生閱歷的原因。
以下的問題就是我們還沒有見面訪談,在客戶提供的主人公大概人生履歷,和家族祖輩、父輩的零星信息,我初步消化后發(fā)給客戶的,要求客戶進一步回答的一些問題,我的目的是根據(jù)客戶提供的這些資料設計詳細的訪談大綱(大該有70頁A4紙),然后再和客戶約定見面訪談時間。
準備期間,我查閱了大量背景資料,包括新聞、歷史和相關研究文獻,具體的有闖關東歷史文獻、東北土改研究資料、解放長春歷史資料、四十年代的哈爾濱、東北銀行的資料,50年代至70年代牡丹江地方史等等。
先從父親說起吧(爺爺和叔叔的回憶思維參照父親):
1)詳細說說父親的成長過程、教育程度、個性愛好、職業(yè)、特別經(jīng)歷?
2)父親出生年月日?身高、體重、主要特征等
3)父親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父親的信仰和其他地主的信仰一樣嗎?父親和其他被定性為地主的人有哪些不同點?有哪些相同點?
4)父親的信仰是怎樣產(chǎn)生的?受誰的影響大?
5)父親的做人做事原則?舉些例子說明。
6)父親是怎樣教育你的?這方面有哪些讓你難忘的事?有家規(guī)嗎?家風怎樣?
7)一提到父親,你的腦海里會涌現(xiàn)出哪些揮之不去的記憶碎片?
8)50年代開始,你已經(jīng)參加工作,當時你如何看待父親、父親的罪行和人生結(jié)局?現(xiàn)在的觀點呢?
9)父親在出事前是怎樣面對土改的?做了哪些事?定罪的具體事實有哪些?還記得父親做過的具體的事嗎?
10)詳細說說土改前你家的天地、房屋、牛羊、馬車、糧食、金銀錢財?shù)蓉敭a(chǎn)情況,和東興縣的其他地主比較,你們家處于什么樣水平?
11)土改時期和1951年父親定罪時,當時周邊的人是怎樣評價父親的?
12)其他地主是怎樣面對土改的?是老老實實配合工作隊呢,還是千方百計保全自己的財產(chǎn)?
13) 還記得大概的土改政策嗎?是怎樣開始的?是工作隊來到家里宣布政策,就直接沒收田地和其他財產(chǎn)嗎?把你們趕出原住房嗎?
14)具體對比一下,土改前后,你們家在衣食住行、社會地位、心理等方面的變化。
15)1983年,父親平反的政策依據(j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父親是被冤枉的嗎?
16)聽到父親平反的消息,你的反應是什么?有慶?;顒訂??比如家族大合影等,詳細說說拍這張全家福的全過程吧。
但實際上,開寫傳記的諸多案例,很少有按以上這樣的一條一條,按部就班,一問一答的。很多時候,我是順著客戶,有時會引導客戶,都要根據(jù)客戶的性格,說話特點、職業(yè)、年齡、心情等隨時調(diào)整。
我希望對于想寫回憶錄的人,或找人代寫回憶錄的人,或代寫回憶錄的作者都有啟發(f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