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什么年齡會認真回顧過去,有口述人生經(jīng)歷的愿望?

 人生故事研究院     |      傳記作家陳駿    |      2025-07-31

 
以我十幾年時間對老人的觀察,這個問題因人而異,通常會受到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
 
1)剛退休時,前后生活節(jié)奏差異大,許多人就開始通過自己寫回憶或找人代寫,尋找人生的意義。
2)出現(xiàn)健康問題,或生活意外,促使審視過往。
3)孫輩出生、親人離世、獨居,容易促發(fā)反思自己,回憶人生。
4)80歲以上,人生畢業(yè)旅行即將結(jié)束,對時間越來越敏感,“瞻前顧后”意愿增強,口述歷史、撰寫回憶錄的行為增加,可能對后輩繁衍和記憶傳承有關(guān),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我引用《巴黎評論》訪談作家奧斯特的內(nèi)容進一步說明這個話題。
 
《巴黎評論》:……
在災難性的失去之后,我們?nèi)绾卫^續(xù)生活?在我們所愛的人死去后,我們?nèi)绾沃匦抡褡?/span>?
 
奧斯特:我不確定。我如今已年過五十,當你長大時,事物對你而言變化了。時間開始滑走,簡單的算術(shù)告訴你,身后的時光比前面的多得多。你的身體開始衰退,會有從前沒有的疼痛,而漸漸地,你愛的人們開始死去。到了五十歲,我們中的大部分都會被幽靈所纏繞。他們住在我們身體里,我們花費與生者交談同樣多的時間與之談話。年輕人很難理解這點。并不是說一個二十歲的人不知道他將來會死,而是他人的死亡會更深刻地影響一個年長些的人——而你并不知道那些死亡的累積會對你產(chǎn)生什么影響,直到你親自體驗到。
生命是如此短暫、如此脆弱、如此神秘。畢竟,在一生中我們真正愛的有幾個?只有一些,很少的一些。當他們中的大部分去世后,你內(nèi)心世界的版圖改變了。(《巴黎評論 作家訪談Ⅰ》 P265頁)